马山口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北33公里,地处秦岭余脉伏牛山南麓,内乡、镇平、南召三县交界,是一个山区、丘陵、平原相间分布的山区镇,默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全镇283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10.3万人。
马山口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汉时设店,唐朝建镇,解放初南阳行政公署曾在此办公,历史上曾以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和盛产马山铁锅闻名遐迩,素有“旱码头”和“小汉口”之称。
马山口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良好。距312国道、宁西铁路线仅19公里,南阳姜营机场80公里,省道旧邓路穿越而过。境内出产有五百多种动植物中药材,年产量四五百万斤以上。尤以山植、山茱英、杜仲、桔梗、葛根等为大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药材资源,是马山口镇形成药材集散地的坚实基础;矿产资源丰富,石墨、黄金、钾长石等矿藏品质好、储量大。
马山口历史悠久,其得名始于东汉,据《内乡县志》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山坡(镇西马山坡)得一良马,故称此为马山,又因有青山、梅子、花北三条河流相交于马山脚下,水路、山路都由此通往北部山区,故称马山口。马山口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北部千米以上山峰十余座,盛产各种药材及土特产,并涵有矿藏多种。南部为默河冲积平原,物产丰富。
马山口镇地处伏牛山南麓的圣峰之阳、墨水之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地理位里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世传东汉光武帝曾于此聚兵点将。其部下大树将军冯异也在此与敌激战.明代唐王也曾屯兵于唐王寨、驻马山,明代还在此设立金斗山(今石庙村)巡检司.李自成曾屯兵于此,清代捻军与僧王曾在此激战,清末白朗率部经此被击。
马山口历有“天地一大钟毓,人事一大聚会,询古今之巨津要道也,相其势而为市”之称,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北通伏牛山腹地是旧时我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其集市初兴于隋,而建镇于唐,明《嘉靖邓州志》载:“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8年)置墨水县,提封马山口为镇。”宋、元时期,集镇逐步扩大,商贾云集。为伏牛山中草药、生漆、桐油、山茱萸等重要集散地。明、清更盛,街巷扩展,商行达80余家,时有陕、晋、冀、青、川、皖、浙、湖广、京、津、沪等地客商往来频繁,并在此开设药材商行。民国时期,冀、晋、陕、浙、鄂、川、沪等地药商仍往来频繁。有的直接销往港、澳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
1948年内乡解放后,马山口镇的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服务网点星罗棋布,繁荣景象胜过历史任何时期。现2013年当地政府为引导中药产业,特在郑湾建立了,豫西南最大的中草药交易市场。随着政府的引导,依托其独特的伏牛山天然中草药宝库,马山口镇中草药产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马山口境内不仅有大面积的恐龙蛋化石群,而且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岗遗址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法云寺塔、碑林等。1949年2月修建“解放宛西殉国烈士纪念亭”。
马山口云露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云露山整个景区以药王文化为内涵,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体验,猎奇探险为旅游主题,以山雄、水秀、河婉、池清、湖阔、瀑险、潭幽、林密、石奇等景观优势名扬中原。特有的气候、土壤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云露山独特的生态条件,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天然中药材500多种,有“世外天然药圃”之称。云露山主要景点有黑龙潭、药葫芦潭、雷劈石、药王庙、药王瀑、宝塔瀑、宝塔书院、拓展基地、商务会议等,其宝塔瀑布落差126米,被誉为“伏牛山第一瀑布群”。
马山口城镇建设成就辉煌。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要求,规划、建设、管理通盘考虑,乡镇工业发展迅速,支柱产业形成规模。先后荣获“全国小城建建设示范镇”、“河南省中州名镇”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重点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