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汉光武台遗址位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东赵庄村。
汉光武台是汉代刘秀聚义和演练兵马的地方,因该处为高出周围20余米的土丘,故名“汉光武台”。
新莽末,刘秀在湖北枣阳一带起义反莽,北上途中,在新野访得邓禹、马成、岑彭等扶佐,遂在邓禹故里西2公里处安营扎寨,招兵买马,演兵布阵,实力大增,为推翻王莽政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处土丘约1万平方米,正中砌有一大理石质指挥台,面积20平方米,高2.65米,四周饰以石羊、石马、海兽、神狮,台东、西两边各有一20级的石阶,台南竖有清代“汉光武台”石碑一通。台西、台北育水环绕,台东、台南地势平坦,绿树成荫。清代诗人徐金位曾写诗歌咏:“光武台荒水自流,于今功业几经秋。晓烟笼树如含翠,朝雨侵地似带愁。曙色未开山籁静,轻云初散日光浮。凭虚为吊当年事,惟有床花陇上关。”
汉光武台位于新野县樊集乡政府南3公里处,与其邻接的景点有汉关宿桑、猕猴繁育基地等。东距豫01线南(阳)—襄(樊)公路3公里,西距正在兴建中的南(阳)—邓(州)高速公路出入口13公里。北距南阳市53公里,南距新野县城7公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维护了残损严重的台基,整治了汉光武台的周边环境。由于该台历经多次毁坏,基本失去原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