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南遗址位于淅川县马蹬镇吴营村坑南、坑北两个自然村以西。
这里处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 气候过渡带、南北方文化交流沟通“南阳通道”上,其地理位置具 有极大的独特性。遗址北、西、南三面环水,坐落在一似半岛的 龟背状基座阶地上,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具有新、旧石器过渡 地层。 遗址总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原地埋 藏的遗存,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碎屑、备料、动物化 石等大量遗物,并发现几处石器加工场所及部分新石器时代早 期陶器残片、石磨盘、研磨球、燧石制品、盘状器等。
坑南遗址出土石器
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连续的文化堆积,可以确立新、旧石器 过渡期的新界标。考古学家曾从发掘情况分析,文化堆积可分 为上下两层,下文化层石器原料相对比较单一,而上文化层原料 种类明显增加,上层中出现的数量较多的烧土块和研磨用器,说 明人们已经使用石器加工农作物并大量用火,尤其是该层发现 的陶器残片,反映出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陶质炊具烹煮食物。连 续的文化堆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坑南遗址的一大特色。 从出土的石器看,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坑南人”谋生方式 主要是采摘野果,挖掘草根和块茎类植物,捕食丹江及其支流的 鱼虾。出土的陶制品残片当为迄今为止汉水流域发现的年代最 早的陶制品,也是定居和早期农业起源的佐证。
2021年12月被评为省第8批文保单位。
枣树沟古墓在马蹬镇枣树沟村。南水北调库区蓄水后已淹没,无具体地址,故附此。
此古墓葬年代为汉代,1985年被评为县保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