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淅川圣水寺

淅川圣水寺

2020-10-09 09:10:52

位于淅川县上集镇(向阳社区)梁洼村金灯山凹黑龙泉、白龙泉两水汇集处,在上集镇西南2.5公里处。

圣水寺名称源于寺内两眼乳泉,相传唐贞观年间,观世音菩萨手持圣水玉瓶前往西安,为点化李世民选玄藏为唐僧携徒弟三人去西天取经,返回途中,发现金灯山前祥光环绕,瑞气蒸腾,观音菩萨按落云头莲座就地,但见苍松古柏、翠竹欲滴,百花争艳,千鸟齐鸣,鹿饮河畔,鹤翔山顶,欲昼耕夜读,陶醉人间,忽一道霞光使她心震手擅,玉瓶倾斜,溅出两点圣水金灯山凹,顿时涌出两眼乳泉,泉水叮呼,清澈透明,爽咽甘甜,医治百病,方圆群众熙熙攘攘前来朝拜,争带圣水预防疾病。

唐宣宗年间玄藏真传弟子惠智和尚在圣水乳泉旁建寺。前中后三殿两院,高低错落,别具风韵,五脊六兽,形象逼真,房檐高筑,璀璨壮观,紫烟袅袅香火,源源圣水哗哗飞流,成练,故命名圣水寺。

淅川圣水寺.jpg

圣水寺历经沧桑,屡衰屡兴,史事更迭年久失修,文争武斗,树毁庙拆。最后一个和尚叫法明,于一九五四年结发还俗。欧阳修在圣水寺的撰文石刻等碑用做灌河路古墓沟桥墩。寺内现存明清石碑六块,为现在古寺风貌。

现已经出家的释妙基法师,俗名侯有基,出家前是上集镇北塘村山区农民,侯有基、李德华夫妇发扬愚公精神,携全家投资二十余万元复兴圣水寺,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以寺为有,日夜操劳,风餐露宿,大搞建设,得到村、乡、县、市各级政府和领导关怀,支持古刹逢春,必将为淅川县佛文化传播和旅游业发展谱写崭新的一页。

前几年重修圣水寺挖地基时发现一尊元代石佛。佛像总高约1.80米,整块黑色大理石雕凿而成。石佛像分三个部分,最底层厚约20公分,刻莲花瓣,中层为长方形素座,高约60公分,最上层为如来佛坐像。二层长方形石座背后刻有“元至正二年四月八日造”字样,元至正二年即公元1342年,这尊石佛已经历经669个春秋了。

圣水寺现存有自明景泰年间以来的各种石碑多块。明景泰年间的“重修圣水寺碑”上说,陕西泾阳惠果寺智恩禅师,幼年出家,侍佛有成。他原籍淅川,后回到故土见到这尊石佛,肃然起敬,决计留下来重修圣水寺,经过他的努力,终于使圣水寺旧貌变新颜。除了殿宇以外,还建有钟鼓楼、仓库、厨房等。寺里还设有首座、提点、都管、点坐等职分,碑上有名僧人14人。按照一般常识,大量的沙弥是不会上碑的,寺里应该还有伙头、菜头、厨役,杂役等各种服务人员,这就是个规模不小的寺院了,可见这座石佛的魅力之大。

在元代那种生产工具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有这么好的石佛像实在不易,淅川千年以上古寺至今还留有好几处,但石雕佛像这还是第一尊。可惜不知何时石佛遭到破坏,头部和右臂都没有了,看着使人非常痛心!

淅川圣水寺因为有两眼泉水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拥,一水回包,茂林修竹,松柏森森,远离尘嚣,空气清新。在寺院的不远处还有一眼黑龙泉,水量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到郑州化验,属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可惜因地辟山远,至今未能开发利用,白白地流淌至今。

未标题-1.jpg

摘自儒雅睿智事成博士的博客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