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渡堰旧址西溧河白河水闸
潥河有东西潥河之分。史书上所称溧河为西溧河。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溧河首受淯水于南阳东八里溧河桥北,名马渡堰(今白河大桥南头向东150米)处。”向南流经枣林街道冉营社区、理工学院、溧河街道郭店村、玉皇庙街村、黄台岗乡大夫庄村、由黄台岗乡方寨村注入自河。河长20.5公里,河床宽10米左右,流域面积41.9平方公里,该河为古代人工河,沿河多设堰破以种植水稻。1956年在玉皇庙街曾发现元至元年间碑刻,碑文中有:“春雨桑麻,千家翠拥,秋风禾稻,万顷飘香”的描述,可知当时沿河两岸灌溉盛况。1957年冬,浚改为跃进三渠,后经过1966年、1967年的整治配套,有效灌溉面积约5万亩。
位于白河街道溧河店社区西300米,经十路一带。原溧河桥在南阳通往唐河公路上。建于明代。已不存。
溧河桥原为一孔石拱桥,全长11.60米,宽8,13米,高5.02米,桥孔高3.92米,宽9.8米。拱桥桥面平坦而稍有曲线,桥孔系用肩形石砌成,方正有序,状若彩虹,横卧其上桥中一侧镌雕龙头,怒目俯视,作镇守溧河之势。桥两端底部为明代建筑,明代砖建筑的桥基尚留一米之高。
1985年时的溧河桥
据《南阳县志》载:
“溧河自县东马渡堰口析淯水为支流,南入新野界(注:此处有误。(西)溧河由马渡堰(白河桥南头往东150米)出,经枣林街道、溧河街道、黄台岗镇入白河,未入新野境。),旧以灌军民田,今废”。
《南阳府志》载:“明以来为溧河,首受淯水于南阳东八里,溧河桥北名马渡堰处”。
溧河桥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桥上共钳镶石碑四方。第一方明嘉靖三十五年创建,碑文写到;“大明国,唐王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正月,内帑发银三干余两,买运石条,顾觅人夫匠作修建溧河石券桥一座。至三十五年十月内工程完结。嘉靖三十五年十月立”。另一方是康熙十九年重修溧河桥碑,由道人乔瑚、僧人净礼倡议重修。第三方全系施主名单,约200多人捐资重修。碑上没有年号,估计也是清代所立。第四方碑是民国已巳年(1929年)立。此碑全名为“上海济生会工赈重修溧河桥碑记”。碑文写道:“按溧河第一桥为明唐藩王新建。唯此桥陆通武昌,车马过客以及肩挑贸易等往来不绝于道,为东南之要津,自顺治十三年岁次丙申曾经宛民乔瑚倡修迄令二百七十二年无人顾问。本会到此浚河,见其□败已甚,爱□估之重修,以恤民艰,而便旅行用,汉崖略以告来者。”从上碑文推算,溧河桥的建筑历史,已有470多年。
东溧河是西汉南阳太守召信臣首创,经杜诗,杜预等历朝治水名臣领导人民所开凿的灌溉渠道。源于菱角池、强营一带。由白河上筑坝引水,(清顺治南阳府志“县东南八里,则明时引淯水入溧河处也。”其沟渠大者长五十里,阔三丈至五丈,深一丈至一丈五尺,可行小舟,召渠规模宏大,在宋朝灌溉面积曾扩展到湖北境内。1955年在南阳、新野县界建成溧河分洪道把溧河截为二段。因河道湾曲狭窄,夏秋水发,往往溢岸为突。1964年从阎桥村南的西岸,挖一人工河与白河相通,以调节流量,避免水患。此河下游,阎桥村至白河段,当地村民俗称为“阎河”。溧河被截断后,下游部分仍称溧河,经瓦店镇到新野县入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