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在南阳市东郊李相公庄的一座魏晋砖室墓中,出土了一块长112厘米、宽70厘米、厚11厘米的画像石,系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的许阿瞿画像石,题记就镌刻于其上。
该石板是作为墓顶石来使用的。同墓还出土另外两块画像石:一块是门扉残石,上刻铺首衔环;另一块是门框石,上刻执笏门吏。从图像内容看,带有铭文的画像石应该镶嵌在墓室墙壁上,发现时已经是再次利用,而被用作墓顶石,显然是原来的汉墓被毁,魏晋人用来重修墓室的。许阿瞿画像石因其自带署名“许阿瞿”铭文而得名。
此石的右边刻有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左边一幼童,或托木鸟,或引木鸠在玩耍。下格为舞乐专场面或飞剑跳丸,或踏盘鼓甩袖舞,或抚琴吹箫奏乐,由此可以推测墓主人一定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从铭文中可以得知:墓主名叫许阿翟,年仅五岁,不幸于东汉建宁三年(170年) 三月十八日夭折,全家极为悲伤。
该石现存南阳汉画馆,由于画像内容独特,题记又被人称作“最早的墓志铭”,南阳汉画馆将其视作“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