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新野汉桑之“关植桑”/众古碑

新野汉桑之“关植桑”/众古碑

2025-03-05 15:03:38

位于在新野县城西边,汉桑小学院内。

据碑文记载“关植桑”为东汉末年关羽所植。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进军新野,诸葛亮纵火烧敌,许多树木被毁,这株桑树也被烧伤,几经风雨后,桑树恢复生机,愈加旺盛,苍劲挺拔,百姓视为“神树”。现主干已枯死,残存基围3.8米。查《南阳古树名木档案》,此树龄约300年,应是清康熙年间发的新芽。目前幼树主枝现已高8.5米,胸围1.10米。七弯八叉的枯枝伸出城外,远处望之,犹如一个古秀的盆景,典雅有趣。古桑老态龙钟,躯干如铁,巨大的枯枝扭曲着身腰,裂着缝隙,抖掉满身甲皮,犹如化石一般坚硬,使人壮心不已,感慨万千。

关植.jpg

1933年(民国22年)《重修汉桑城记》碑文载:“桑曰汉桑,一千余年之植物也,东汉关壮缪公手植此桑……不朽稽古之物。”

相传东汉末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驻军新野,请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宽仁爱民,纪律严明,深得百姓拥护。某日,关云长因一心阅读兵书,疏忽了拴于门前桑树下的马,那马啃坏了房东的桑树。诸葛亮得知此事后,立即治了关云长的罪,并罚其另植桑树,作为对房东的赔偿。此桑树相传即为关羽所植。民间传说或许有后人附会之处。但此桑树确属二千余年之古物,是我国种桑养蚕悠久历史的见证。

为了不让桑树再遭损失,关云长又带领官兵,围着桑树,建造了一座砖筑护桑城池。明代,当地官府又为古桑砌一匝仿古堡式的城垣,故名“汉桑城”。这座城面积十多平方米,城高2.7米,没有城门,没有城楼,只有11个城堞,是一座世界上最小而又最奇特的城。

有古碑11块,为县保文物。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