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台岗镇三十里屯村中。
据阎丕敏墓志铭载:
阎丕敏,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清道光年间。阎丕敏十八岁参加武举考试,名列前茅,从此一帆风顺。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阎丕敏刚由湖北竹山协中军都司(正四品)升任陕西西凤营参将(正三品)。道光皇帝特嘉奖其伯父及(继)伯母(应是其父母,阎父当是长门),称其伯父“躬修克毖,代慰儒风”,封昭武都尉,赐之诰命於戏……称其伯母何氏继伯母王氏“德可相夫,教能启后,一堂环佩和音”,特“赠(封)为恭人於戏溥一体之荣施写章贲采表同”。
其年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起义于广西金田。后三年(1853年),捻军起义。阎丕敏以陕西西凤营参将之职,受命剿匪,被清廷重用,加总兵衔,晋升陕安总镇(正二品)兼摄延绥榆镇,转战豫秦(陕西)湘鄂十余年,战功卓著,诰封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其妻白氏诰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
阎丕敏在战斗中腿部受伤,后因病还乡。常读七子之书,追慕建安风骨,平易近人,无官架子,常与宿儒老农交谈甚欢。天性至孝,待继伯母如亲。每隔数日必招兄弟亲朋饮聚谈叙天伦之乐。其族内兄弟阎丕显曾任河南光州商城县训导,后被赠为八品儒人。阎丕敏生子有六,分别是阎从敬(长子)、阎九敬、阎守放、阎备放、阎监攸、阎生攸,孙子有阎云台、阎云青、阎云豪、阎云陵、阎云歧、阎云亭、阎云生、阎云汉,曾孙有:阎庭瑞、阎庭玉、阎庭樟、阎庭杰、阎庭兰、阎庭桂、阎庭彦等。阎家大院曾经驰名远近,后于1969年遭毁。其墓亦曾遭破坏,但其与夫人白氏合葬的墓碑尚存,是其后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立的,至今尚存,其年其长子阎从敬已殁。
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十里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共产党人发动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捐税斗争,迫使国民党政府枪毙了南京国民政府委派的南阳市公安局局长耿纯及其亲信三十里屯公安分局局长胡正元。其间,三十里屯共产党员阎(同闫,下同)仁瑞在黄台岗村召开群众大会,反对乡长阎云清,这阎云清未知是否为阎丕敏孙子阎云青(可能清为误写,按年龄推算,此人应生于清末,其时清为国号,当避讳)。
目前阎家大院仅有一座房屋保存完好。其内部用材讲究,有人居住。
阎家祠堂位于村东南,村边,占地面积较大。内有阎俊等阎氏祖碑。
阎俊为三十里屯阎氏始祖。为元中书省左班丞相。据《阎氏迁宛始祖》介绍,阎俊,山东青州人,胜国(元朝)时为行中书左丞,以直谏遭贬谪南阳,封地中雷镇(即三十里屯 古称三户里),相传为范蠡故居。其墓地传在南阳城内东北隅龙亭门外(三十里屯东门外龟驮碑记载有:胜国行中书左丞阎俊直谏遭贬谪南阳封地三十里屯)。阎氏一族奉阎俊为迁宛始祖。
明万历四年(1576年),阎俊后代闫桢中举后任太康训导,其学生后来到新野县任训导,赴任途中经南阳拜望老师,惜师已故世,后为纪念老师,于三十里屯南边驿道东侧为师立碑,碑阴为文,远述闫俊近叙闫桢族属甚详(其墓及碑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
闫家是城南大族,明末流寇作乱杀人盈野,闫家大族沦丧殆尽,据说闫家兄弟共十八人,分别逃亡外地避难。迄今邓县、唐河、南召、新野、镇平、内乡,原落藉者尚称三十里屯为闫氏之根。
流寇乱后,仅有化纯、化俗兄弟二人返乡,于三十里屯重整家业,三十里屯南地阎老坟有化纯、化俗兄弟双立祖之碑,下葬有坟四代。
传至闫端、闫相兄弟时,因端居长无子,相有光第、光前、光甲三子,由长子光第过继给兄,闫端墓在三十里屯去周八营之路北有一大坟,后光第拔茔,葬于三十里屯南地,墓地植树多株,俗称杨树坟。
光前后人据说已分居大桑树、奶姆庄、闫庄、十里铺、冯庄、柏庄、东西叶营等地。
光第过继给伯父闫端时,闫端有土地十多顷。光第有三个儿子,即文昭、文麟、文郁,光第年老时家事交给文麟主持,文麟年轻时喜欢游乐不务正业,尤喜斗鹌鹑、玩长虫。一日在北庙戏楼上掏长虫时,楼下有人谈论闲话说:文麟不务正业,他们这份过继的家业非叫他败坏光不可。文麟听到这样的话,思想上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回家后砸了鸟笼,放了长虫。他到南阳开设银楼,并取得县政当局同意,为老百姓缴粮纳税,收得的碎银铸成元宝,收取制作费,扩大营业。后来并开设粮行,并于社旗店等地方经营坐庄买卖。有一年春天他到社旗店视察生意,夜里起来小便,觉得气温骤降就意识到可能要下酷霜,当时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因而粮食臭迟。而粮行内正有一些大宗粮商,因存粮积压过久卖不出去而发愁。因而无聊之中夜间玩纸牌消遣。他转到牌场与他们研商,以相当公道的便宜价格成交了几宗大量的小麦交易,卖主们还甚为得意,把积压甚久的存粮一次出清。晨起夜里果然下了酷霜,把麦苗打坏,眼见收成无望而粮价一日数涨,著实赚了很多钱。直到兄弟分家时共置有一百二十顷土地,弟兄三人每人分得四十顷良田,从南阳县城往南走到网厂四十五里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闫姓所有,当时就有这样的话:出南阳向南走,姓闫的人不会踩在别人的土地上,途中大小便也不会拉在别人的地里的说法。
闫抡魁,字云蟠,父文麟,常出栗赈饥,抡魁以优贡官安阳训导告归,教授生徒不受修脯,其贫不能读者又时周恤之。父年八十卒,与弟秋魁同以哀毁致疾。初抡魁无子,偶于郡见鬻子者夫妇相对泣,询得其故,倾囊金赎之后生三子,人以为异,子丕勋、丕承、丕式并以孝友闻(县志)。
闫丕勋,字嘉甫,抡魁兄子,道光二十九年已酉科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