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野县樊集乡樊集小学。该校原名为新野县第二高级小学。
樊集小学为新野县红色纪念地。
民国21年(1932年)2月,杨文彩在樊集发展樊书云等4名党员。建立樊集街党支部,樊书云为支部书记。是月,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派王慈民来新野,在樊集第二高级小学任教,发展党员3名。同时,在城关油坊职工中发展党员3名,建立城关党小组,谭云生为组长。是年春,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派雷车来新野组建县委会,雷任书记,由中共南阳中心县委领导。5月,樊集第二高级小学党支部建立,王慈民任支部书记。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陈赓因在战斗中负伤,经党中央批准赴上海治疗,10月26日至28日,在中共新野地下党组织掩护下,在第二高级小学内隐蔽。三天后,地下党组织把陈赓安全护送到南阳。今小学院内仍保存旧式教学楼一栋,其形状为“工”字型,木架结构,上下两层,共14间,为原二小的教学和办公楼。另外,古式大门及两棵百年古柏至今保存完好。1993年10月,新野县委、县政府在樊集小学院内立“掩护陈赓同志纪念地”石碑一座,碑高近3米,宽1米,琉璃彩瓦,四角飞檐。1994年,此地被确定为新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12月,樊集小学旧址被选为省第8批文保单位,但时间为1914年,显然并不是因为此地为红色纪念地。网上没找到这个时间段内任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