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州市高集镇西北的明池村西250米。
原叫龙虎城。因隋朝时有韩擒虎大将为对抗敌人的统治,率义军驻扎此城,又名擒虎城。
擒虎城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长500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现在存有部分城墙遗迹,周长约2公里。人们时常在旧址可以挖出青色古砖,规格大小各异。最大的青砖有二尺来长,一尺宽,七八寸厚,足足相当现在的十几块红砖合起。最小的青砖也比红砖厚重。砖上烧制着古龙、古虎图案。据传这些砖都是“龙虎城”中的古砖。出土的汉代陶片、汉瓦说明此城早在汉代就已建立。还出土了“义军提控之印”一枚。
传说,隋末各地纷起。韩擒虎决定率兵起义,反抗暴君。韩擒虎率领部下在龙虎城坚守起来,因韩擒虎善施仁政,所以深受百姓们的拥戴,甚至还将龙虎城改叫了擒虎城。
韩擒虎十分信任一个叫杨六的部下,杨六说他在刁河边发现了一条十分奇怪的青蛇,邀请韩擒虎前去查看,韩擒虎信以为真,当他跟着杨六来到河边的时候,却中了敌军的毒箭。,韩擒虎就这样惨死了。
韩擒虎死的时候才四十八岁,因为他生前仁义,深受百姓的尊重爱戴,于是大家便将韩擒虎埋在了刁河岸边。
历史上真实的韩擒虎原名韩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省新安县)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容仪魁伟,颇有胆略,爱好读书。初仕北周时,任都督、合州刺史,封新义郡公,随军平定北齐,屡次挫败陈国进攻。开皇元年(581年),任庐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庐江,作好灭陈准备。开皇八年(588年),作为先锋将军攻打陈国,率兵夜渡长江,袭占采石,攻克姑孰,进军新林,攻破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陈后主陈叔宝。功勋卓著,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封寿光县公。后以行军总管屯兵金城,防御突厥,拜凉州总管。
开皇十二年(592年),去世,年五十五。其子韩世谔继承了他的爵位。
在滑县赵营乡小韩村有韩擒虎墓。而新安县有民国27年立的“隋上柱国韩擒虎之墓”碑。
擒虎城遗址是邓州市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