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汲滩镇西北的曾庄村老庄组。
在路边立有三块古碑。
其中一块是光绪年间的功德碑。石碑上面刻了“典型在望”四字。碑文如下:“世有近称其善而远弗闻者,有远扬其善而近弗知者。而李盛甫公兼之。”
李盛甫因为有仁德而远近闻名,被称为李善人。他幼时就与众不同,成年后,治家有方,耕读传家。碑文:“幼而岐嶷,幼业儒,后舍读就耕,勤俭为本,家道蒸蒸有起色”。
他孝敬双亲,教育弟侄,和睦乡邻的往事。
“其父性烈,稍不称意,即怒,公必跪受责劳而不怨,亲悦后起。父殁后,母年迈多恙,饮食亲偿,溺器亲涤,衣不解带着数年,无倦容。公居长,若弟若侄,可耕者课牛,可读者课读,同居内外无间言。尝代人还债,使之曲直两忘。其乡人曰,天生李公,一方福星,信然。”
曾庄位于赵河西岸,在古代应该为南阳到邓州的驿路,来往的商客众多,有困难的,李公总是仗义相助。
碑文记载,光绪六年,一位镇平人病倒,李先生把他接回家,请医生治疗,直至其病愈。有一位裕州商人,赶着牛车带着货物回家,行至附近,牛生病了。李先生送他回家,不望回报,脸上也没有自得之色。
官府采风者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朝廷褒奖他,赐予乡饮介宾的称号。“近悦远扬,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使尔炽而昌,寿而藏。”
(摘自 江湖夜雨92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