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樊集东赵庄赵氏祠堂/鸳鸯柏

樊集东赵庄赵氏祠堂/鸳鸯柏

2025-03-14 10:03:09

位于樊集乡东赵庄村小学院内。

赵氏祠堂是一座面阔三间,青砖灰瓦,木格门窗,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的古建筑。做工考究,灰瓦上覆瓦筒,前面出檐,檐下有彩绘的额枋,朱红立柱下有鼓形柱础,檐柱与房屋前排立柱之间,安装有穿插枋,呈半圆形,看上去乌黑发亮,富有沧桑感,左右各一,右边的上刻,“琴鹤家声”,左边的刻着“论语宁业”四字。

“琴鹤家声”出自一个典故,北宋年间,赵抃考中进士,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被称为铁面御史。他出门执行公务,只带着一张琴,一只鹤,于是,“一琴一鹤”便成为为官清廉的代名词。琴鹤家声,也成为赵抃族人激励后人正直做人,清廉做官的祖训。“论语宁业”包含着耕读传家的家族文化。告诉后人,熟读《论语》等经典,砥砺品行,孝亲敬业,行仁睦邻,家庭才能安宁,事业才能发展。

据说,赵家三兄弟也是明朝洪武初年搬迁至南阳新野。后来一人搬迁至西赵庄,一人搬迁至湖北房县。

两棵古柏很可能是赵家一世祖所栽。

门前的碑刻记载:乾隆年间,赵家宗祠始建,道光年间重修。迄今,近二百载,期间,赵五老的官德为宗祠铸就了雄姿,赵德亭的善举为宗祠创造了辉煌。

原来,赵五老在清朝做官,他召来能工巧匠,在祖祠上安装了钢叉铁戟,五脊六兽,使祖祠更加肃穆,庄严,壮观。

解放后,村里在祠堂内创办了小学,共开六个教学班,附近村里的孩子都前来就读。也因此保住了祠堂。只是在破除四旧时,砸毁了祠堂上的五脊六兽等装饰。前些年,祠堂部分坍塌,后经多方努力,进行了修复后。



樊集赵氏祠堂.jpg


赵氏祠堂前,有两棵雄伟高大的大柏树,当地人称之为鸳鸯柏。已被县政府命名为古树名木,并挂牌保护。树牌显示:此为明洪武年间所种植的一雌一雄古柏树,直径约0.5米,树高30—40米。

当地传说这两棵柏树为汉光武帝刘秀亲手所植,是为了纪念其和阴丽华的美满婚姻,故名鸳鸯柏。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