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广阳嵩山公学旧址/彭振山墓

广阳嵩山公学旧址/彭振山墓

2025-03-04 10:03:32

广阳嵩山公学旧址坐落在方城县广阳镇后土屯村。

后土屯村后寨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村办小学,她的前身叫嵩山公学。

嵩山公学.jpg

嵩山公学是1932年在时任国民党三十军秘书长的中共党员李子纯和该军高级参议、爱国民主人士王拱璧的建议下,由三十军军长彭振山出资在其家乡后土屯村创办的。王拱璧任校长,中共党员郭静波(郭晓棠)任副校长,郭静波夫人、中共党员陈立鹤(齐欣) 和部分进步知识分子为教员。

该校以灌输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为宗旨,积极向学生传播马列主义,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所教国文课文均为经过精选的进步文章和李子纯派人送来的苏区油印材料,如鲁迅的《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故事》、《苏联见闻录》等。学校还组织学生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学生自治会”。1933年10月,在郭静波、陈立鹤的主持下,秘密接收栗元恒(栗在山)、崔冬云(崔剑晓)等人入团,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宛北支部。

1933年底,嵩山公学停办,郭静波夫妇离开,共青团宛北支部遂转移到农村和石桥中心小学、晓光中学等校,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团员发展到40多人。 并在博望傅村开办了“四合”小学和农民识字班,同时还分化一股土匪武装,建立了武装小组。

1938年后,这批团员多数转为中共党员。从这里走出的栗在山,后成为开国少将; 崔剑晓,曾任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和钢铁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从嵩山公学成长起来留在家乡斗争的革命青年,后也都为共和国基层政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处旧址现存原房11间,2014年,方城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协调有关单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全面翻修,并在此处建立了纪念碑,筹建了栗在山、崔剑晓革命事迹展览馆,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彭振山字嵩峰,1896年生于河南省方城县一农民家庭,1918年于湖南常德参加冯玉祥第16混成旅当兵。不久,入冯部模范连上学。1922年随冯军开赴陕西西安,冯任陕西督军兼中央陆军第11师师长后,他升任连长,率部参加了汉中地区剿匪战斗。1922年4月,奉曹锟、吴佩孚之命,他随冯军离陕开赴北京地区,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战后他升任副营长。1922年末,他随冯军自河南开封来到北京南苑驻防,不久调冯玉祥陆军检阅使军官教导团上学。

1924年10月,长城沿线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他随冯军开赴北京密云县古北口外与奉军对峙。后又奉冯命秘返北京包围了总统府,参加了冯玉祥等人发动的北京政变。战后,他被编入冯部国民一军任副团长,率部参加了京津地区抗击直奉联军,直鲁联军的战斗。战后升任团长,他率部开赴察哈尔地区抗击奉军。

1926年9月,他率部参加了冯玉祥五原誓师大会后,被编入国民联军刘汝明部援陕军,集体加入了国民党。不久,随刘部入陕参加了西安解围之战。战后,他率部防陕西渭南地区,1927年4月,随冯玉祥驻陕国民联军开赴河南,参加了中原地区的北伐战争。其间,他率部于鲁西地区及曹州和张宗昌直鲁联军作战。战后,他升任冯部旅长。

1929年3月,他率部参加了冯玉祥联合桂系李宗仁的讨蒋战争。冯部失败后,他随西北军撤至华阴地区集结待命。1930年6月,他率部参加了蒋闫冯中原大战。因东北军入关偏蒋,导致阎锡山冯玉祥两军失败。战后,他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为吉鸿昌第22路军,任该路军30师第88旅旅长。

1931年1月,他升任22路军30师副师长。同年12月,升任30师师长,1933年4月,升任30军中将军长。1934年2月,他与前30军中将军长张印湘同被指控“秘密通共”及“违抗军令”罪被蒋介石下令逮捕,遂被转押于国民党南昌行营,二人不服,均向军委会军法执行总监部提出申诉,都遭到驳回。于1935年4月被南昌行营军法处处决,终年39岁。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