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龙堰乡白落(堰)小学院内。
1929年春,邓县的革命形势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共产党组织和贫农会组织,由邓东向邓南白落堰(后改龙堰乡)一带、邓西文渠和县城内扩展。农民革命斗争在南阳特委和邓县特区委的领导下,取得初步胜利。截至7月,中共邓县特区委党员已发展到60余人(含少量团员),贫农会员达200余人。上述力量的形成为中共邓县县委的建立,把邓县的革命斗争推向更高阶段作了组织准备。
7月,邓县党的首次代表会议在白落堰小学召开。会议由中共唐河作战区中心县委(1929年5月由中共南阳特委改建)书记郝久亭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李子平、郭绍仪、张慕骞、杨汉生、左泽民、王尚德等人。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邓县特区委员会,建立中共邓县委员会。会上推选李子平为书记,郭绍仪、张慕骞、杨汉生、左泽民为委员。会议确定的路线和任务是:进一步争取群众,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加强党对群众斗争的领导。会议指定由郭绍仪负责农运和兵运工作,张慕骞负责城市工作。农运工作以邓东汲滩为中心,在优秀的贫农会员中培养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小组和支部,继续领导群众开展抗税斗争,并根据形势的发展,着手筹建中共汲滩区委,以加强对邓东农民运动的领导。兵运工作要求首先在邓东民团内开展,党组织要利用社会关系,在当地贫苦农民出身的士兵中进行活动,扩大党的影响。城市工作的重点放到党员比较集中的县立一小,以校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教师为骨干,把学生运动逐步地开展起来。
白落堰是党在邓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至此,邓县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邓县的农民运动、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兵运工作成效显著。邓县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