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淅川乌鸡种源地石板沟

淅川乌鸡种源地石板沟

2023-07-04 11:07:26

位于盛湾镇石头岭村石板沟自然村。

南阳三座石头村之一的淅川石头岭石头村就是这里。石板沟人至今仍然居住在石板墙、石板瓦搭成的石板屋内。

土地岭村.jpg

这里还是南阳淅川乌骨鸡系国内外唯一一个原始群体73%产绿壳蛋的白羽乌骨鸡品种发祥地。这种鸡2010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2011年入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

2005年,河南农业大学康相涛教授深入石板沟进行考察。后来,为了指导当地进一步做好品种保护和利用,康相涛团队指导当地建立起了淅川乌骨鸡保种场。

这种生长在深山区的珍稀鸡种,体型小、耐粗饲、善飞跃、产蛋少、抗病抗逆性强,为国内外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产绿壳蛋的白羽乌鸡品种,具有“乌嘴、乌腿、乌皮、乌骨、乌肉”等特征。

淅川乌骨鸡蛋壳翠绿,蛋黄较大。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实验测定,淅川乌骨鸡蛋黄体积比超过鸡蛋三分之一,蛋白高度是普通鸡蛋2倍多,富含硒和各类磷脂。民间传统食用方法主要有鲜鸡蛋的炒、煎、冲茶、炖膏、煮食及腌制咸鸡蛋等。

淅川乌骨鸡集蛋用、肉用、药用于一体,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物种形成和产地农户长期饲养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关于淅川乌骨鸡及乌鸡蛋的饮食文化与传说。

相传晚唐某年,河内进士李商隐,由荆楚北上回京探视老母,途中遇到洪水泛滥,船只受损,无法航行,借宿淅川香严下寺中寺外院望江楼,巧遇当时在京中任膳部员外郎杜牧。杜牧因探视在江州做官的弟弟,离江州由长江上溯,入汉水,再转丹江返京复任,不想江行时伤风得了重病,便早了两日在下寺泊舟休息。李杜虽早前不认识,但都知其名,同时两人均因卷入“李牛党争”,政治命运很相似。寒暄之后,杜牧吩咐随行的唯一家人,到附近村庄搞些酒菜款待朋友。实际上时值中秋,阴雨多日,贫穷农村哪有什么菜肴,只买了些地黄瓜和十几枚乌鸡蛋。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位诗人在客舍中边饮边谈,直至深夜。阴云缓缓退去,天色渐渐放晴。不觉几斤酒水入肚,杜大师病情全无。二人诗兴大发,于是有了“何事苦萦徊,离肠不自裁。”和“佐餐乌玉子(乌鸡蛋),酒食乍见长”的赞美诗句,流传上千年。

(编者注:石板沟自然村现已无人居住,乌鸡保种场已不存在)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