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经纬、陈诗伯纪念碑位于浙川县荆紫关镇汉王坪村部东200米。
邱经纬,名祺耀,1909年生于广东梅州蕉岭县惹城东山村,祖籍河南洛阳偃师县。
1945年3月26日,日军进犯淅川。4月2日,县城沦陷。6月13日夜,日军3000余人将国民党淅川县长杨嘉会所率领之民团数百人,包围于五台岭背后之羊爬山,企图一举歼灭。宛西十三县民团司令陈重华急电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总部,请求支援,总部遂派六十二师(师长鲍汝遭)一团(团长洪卫)一营星夜驰援五台岭、羊爬山。一营官兵在营长邱经纬率领下前赴五台岭与敌展开激战。敌人依仗优势兵力及精良武器发动了疯狂进攻,邱营长带着机枪连以猛烈炮火掩护各连,与敌沉着应战,相持一夜,击退日军数次反扑。激战到14日上午9时许,一营弹尽之后,继以石块与敌搏斗。此时,邱经纬身负重伤,依然大呼“杀敌立功”,激励官兵死守阵地。最终因众寡悬殊,孤军无援,邱经纬及33名官兵同时壮烈殉国。后民团各路援军相继奔至,向日军左、右侧猛攻,日军四处溃逃。五台岭被一举夺回。战斗结束后,淅川父老将邱经纬之遗体护送至荆紫关药王庙侧安葬。现已迁到县烈士陵园。
陈诗伯,字希陆,侗族,1904年生于贵州省天柱县□场寨(今天柱县石洞镇)。
1935年陈诗伯考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四期,1936年7月毕业。1944年4月以八十五军暂编第一旅一营长身份率部守卫郑州车站。
1944年4月18、19日,日军分别由中牟和黄河岸桥头继阵地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豫中会战打响。
在中牟守军和日寇激战的同时,日寇第二二七联队及一个炮兵中队组成的郑州挺进队又派出了三百人的第一大队先遣队,在当地汉奸民夫的带路下,经过近十个小时的秘密急行军,于十九日黎明突袭了郑州车站附近暂编第一旅第一团守军,守城的暂编第一旅第一团遭袭后,在城内与日寇巷战周旋,二十一日下午三点,西、南两面日寇汇合后,再度向市区发起攻击。一团营长陈诗伯作战中重伤不治,壮烈殉国。协助该旅作战的国民党军第一一零师三三零团加强连,也在城中花园一带阻击日军时陷入包围,全部壮烈牺牲。守军和日寇周旋到二十三日凌晨,暂编第一旅第一团才奉命突围向曹洼一带撤退。
此碑与上面纪念碑同在一地,名曰《国民革命军八十九军暂编六十二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高丈许,国民党陆军暂编六十二师少将师长鲍汝遭撰写碑文,文中记载着该师转战经历及刑难烈士姓名,以示纪念。
新修的纪念亭和纪念碑
原碑于抗战胜利当年(1945),置于河南淅川县西北荆紫关南马王庙北侧,1968年荆紫关修武当山电站时,塔身被修渠用于武当山水渠渠墙。幸好碑文宣纸原稿被淅川县档案馆收藏,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修起来。
碑文敬录如下:
“朔自七七事变,抗战军兴,奋斗八年,终获胜利,此固我委员长蒋之英明领导,全体军民之坚持苦撑,然而本师将士之效力疆场,忠勇奋发,甚至上下共矢,壮烈牺牲,亦实为有足述者。
当在本师前身之‘游击第三纵队’时代,经淮阴柘(城)鹿(邑)诸役,阻敌于汜东及历‘挺进第四纵队’,改编‘暂一旅’参加中原会战,固守郑州,与陆空优势之敌苦战三昼夜,前仆后继,血肉纷飞。
岂止黄水已为毁,实并名城而尽赭。
旋复担任敌后工作,转战郑(州)、荥(阳)、密(县)、禹(县)山区达四阅月,去冬移淅(川),编师奉筑工事。迨今春,敌复蠢动演成豫西南大会战,本师为达成确保荆紫关战略据点,巩固我陕鄂门户之任务计,首先竟日迎击步骑炮联合之敌三千余于愁斯岭,一棒当头,打击严重,不得不避坚运(疑原文可能是‘远’)行。
继而五个月,阻止敌主力于磨峪湾,肉搏冲杀,战呈拉锯,使之未敢越雷池一步。屏藩秦岭锁钥汉江,终使敌西侵企图根本粉碎。
但能建斯奇功伟绩者,亦多得力于浙川绅民地方团队有形无形之协助与支援,最难忘者追逐堵截于丹淅三角地带时,地方父老箪食壶浆,济我饥军。攻击清风岭酣战之际,附近居民聚集火线山头,鼓掌助威,争夺攀爬。当结束之顷,妇媪捧持香檀,哭祭奠我殉职官兵之灵前,戚之如丧家人。此种军民情肠,精诚团结之表现,几有见闻,无不痛叹开抗战以来之新纪元。
总计本师转战五年,历经战役一百八十次,旋获战果,深博好评,一页光荣历史皆我二千五百阵亡官兵鲜血头颅所造成。至于东门副团长缪曾、陈营长诗伯奋臂前驱,率部三百余与郑州孤城共殉,邱营长经纬、范连长挺超预书嘱于所属部连,为保守雷峰垭阵地固若金汤。
革命精神更须以发扬光大,呜呼!魂之忠烈可歌可泣,成功成仁是矜是式,当敌寇投降,山河光复,不有表记,何以辨忠贞而励来者?
爱书慷慨勤奋崇,竖白塔同尽千古!
陆军暂编第六十二师少将师长鲍汝澧谨志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
新建的“国民革命军八十九军六十二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亭在荆紫关镇街南部的一座小土山上。截止2022年11月8日,正在施工当中,目前已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