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野县王集镇汪提村梅堂自然村。
观音寺原名“白衣堂”,始建于明万历年初(1574年),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多次重建和修葺。清朝末年,寺内有方丈占五,人称“五和尚”,是南襄盆地有名的佛教大德。现留存500多年树龄的皂角树占地一亩有余。
寺院自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最后一次修缮后,历经沧桑,日渐颓废。2010年12月由政府批准同意修复,并依次建成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法堂、寮房。恢复重建后于2013年12月28日由政府批准开放。现任住持释常文法师。
据古树名木资料,寺内皂角树没有500年,实际树龄仅170年,树高24米,胸围236厘米,树冠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