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邓州市赵集镇堤南高村北。
西汉名臣召信臣于南阳郡兴修水利,当时南阳郡治在穰城,在现在的邓州境内共修建了近三十个陂堰,其中在严陵河上游修建了三郎堰,又在堤南高村北修建了一条长约五公里的汉堤,以防止水患。现在,汉堤遗址犹存。
堤南高寨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当时清廷内忧外患,社会动荡。邓州土匪横行,祸害乡邻。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氏族人自筹资金,建寨挖河,筑成了长达一千三百多米的土寨。寨墙高五米左右,底部宽九米,顶部宽六米。寨河宽十二米,深九米。在村庄的十字路口辟建四门,村庄四角修建岗哨,形成了一道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土寨墙已毁,寨河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又恢复修建了四座寨门,再现了往昔风貌。
堤南高寨东门(上左)西门(上右)南门(下左)北门(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