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住着李姓家族,人数近两千人。
冠军村李氏祠堂创建于咸丰七年(1857年),始建不久,捻军经邓,与官府在此打过恶仗,可惜“兵燹之余,正室遂焚”。
现存的李氏祠堂是在老祠堂旧址上,于同治八年(1869年)由李希山动员同族重修。虽已栉风沐雨一百多年,主房尚在,“不准住人搁物,两偏只许安学”的旧制未改,祖先灵牌、族谱系表等保存完整。
明未清初改朝换代的乱世,西北某城被清军攻破。有一姓焦的将军,山西芮城人氏,背负儿子,乘着夜色,仗身高强武艺,从城头攀援而下。乱军从中,焦将军手舞两条钢鞭,经过不知多少阵仗死拼,终于冲出重围,往东南中原腹地而去。
焦将军身上带了一杆小“戥子”,走一段路便将所住之处的土称称,一直走到冠军村这个地方时,老祖先不走了,认为这个地方的土“重”,是个养人的宝地,就在这儿安家吧!望着远近茂盛的李树,为了避难,焦将军“指李为氏”,从此改姓李,名成法。
如今,李氏宗祠门前廊下立有重建祠堂碑,碑文为李希山先生所撰,文笔考究,意蕴古雅。祠堂碑文:“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先正大儒深明其义,创为祠堂之制,以为上下通礼,报本追远,俾士庶皆得自尽,诚仁人孝子之用心也。吾祖上世无所考,康熙中年,有祖讳成法者,因宦途崎岖,携二世祖讳英,年甫六龄,自山西芮城徙隐于邓,指李为氏,是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