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苍台邵庄邵雍祠/汉垱遗址

苍台邵庄邵雍祠/汉垱遗址

2023-05-11 15:05:24

位于唐河县苍台镇邵庄村。

邵雍祠.jpg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 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邵雍初到洛阳穷困潦倒,在洛河南岸搭建一个草棚居住。后在司马光等人的支柱下,才购得这30余间房屋。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

邵雍故居又称邵雍祠堂,位于洛阳师范学院以北的安乐镇安乐窝村。是河南省文保单位。


汉垱遗址就位于龙潭镇中徐村韩庄自然要东北的廖阳河河道上,是汉代拦河截流水利工程,距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了。

汉垱遗址.jpg

这处水利工程遗址,当地人称之为“汉垱”或“老汉垱”,是汉代修建的蓼阳河拦河大坝。拦河大坝建成蓄水以后,浇灌着龙潭、苍台一带蓼阳河两岸方圆数十里内的几万亩田地,有了水利的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并引进了南方的水稻种植,从而使唐南这一带成为富庶之地。

在一些涉及唐河的典籍和史书也都有记载。据《唐河县志》载:“汉垱遗址位于龙潭乡中徐村韩庄北廖阳河支流上,现残留坝基一段,长约100米,坝基高0.5米。当地群众在坝基东部挖出许多木桩和成排的石条,还残留有南水渠沟和北水渠沟,为汉代水利工程建筑”。

原坝址建在河道一处较窄的垭口处,河道的南岸和北岸对应横亘着一条高约两三米,长几十米的土坝,主河道将土坝冲出一个大豁口,北岸的土围堰清晰可见。坝前的河滩里长着茂密的杨树和其他丛状灌木。

当地村民自古流传下来的说法,汉垱水坝规模应该是很大的。清朝时有人曾在河中心位置挖出乌木,可能就是当时拦河筑坝时栽下的木桩,经过长期的泥中缺氧浸制而形成的。同时河道中间的主坝基还有很多石条,传说是修坝时用船从湖阳街东边不远的蓼山顺河运过来的,后来不知到哪一朝时大坝被洪水冲毁,后来一直没能再建起来,汉垱也就此荒废了。大水过后冲出很多的石头,后来除一部分石头陆续被附近居民拉走外,人们还在河边建了个石灰窑,用这些修坝的石头烧制石灰,可见用石量之大。在古代汉朝运输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修筑如此规模的工程,其艰难程度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不由得为古人的这种毅力和精神而感慨。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