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唐河县马振抚镇牛寨村。
该墙是清朝年间寨主为防匪患所修筑的内寨,(俗称二寨墙),外围还有大寨墙(俗称外寨)。墙高一丈五尺,宽三尺,总长约2000米,呈正方形。寨墙用两合土夯实而成。寨墙一墙两用,一作寨墙,一作群房后墙,群房墙前低后高,建造者独具匠心,此墙距今三百年,虽历经风雨剥蚀,依然屹立于此。
1947年12月20日,桐柏军区二十八旅解放唐河,将后方医院设置于马振抚镇牛家寨。此二处清末民初砖木宅院,都曾为后方医院所征用。
当地农民为医院无偿提供房屋、用具,主动采集和购买药材,义务照顾伤病员。还配合部队修筑寨墙,挖地道,筹粮款。经后方医院治疗的轻伤员伤愈归队,重伤不治的张连长以下十三位官兵被集中安葬于村寨外。新中国成立后,烈士墓 地屡经修缮,成为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位于马振抚乡牛寨村委尤岗自然村西南300米处。该冢周长150米,高5米。相传为清代总兵韩应琦疑冢。
韩应琦(1620-1670年),唐河县马振抚乡韩宅村人。据清乾隆五十二年《唐县志校注》载:“幼业儒。值明末寇乱,兼习韬略。素有大志。我朝应运,投笔从戎。顺治二年(1645年)督兵进征南康、南昌、临江、吉安等地,琦悉以计次第平之。及抵赣州,攻五月不下。城拔之日,诸将欲屠之,赖琦劝免,全活无算。以功授南安总镇,绥靖楚粤。顺治五年,江右复叛,琦率所部兵会将军谭协力剿平。妻孥家口尽罹贼难。奉特召入京,进资政大夫。赐二等阿达哈哈番世券。康熙三年(1664年)出授延绥挂印总兵,加封光禄大夫。时边墙久圮,难于守御。琦至,立烽燧,谨斥堠壁垒以固。边人多狡悍,琦以诚信结之,众皆悦服。今边土,唐邑皆建祠祀之。祖相、父得信,请赠如其宫。子孙官荫者五人。”
又据韩氏后裔相传:琦在康熙八年(1669年)御外侵战斗中不幸身亡,被敌枭首。为了表彰、纪念韩总兵的功绩,康熙帝颁昭为其铸造金首,以全其身。同时为防止金首被盗,从京城始,一路南下至祖籍,共埋下72疑冢,其中尤岗古冢和城西韩坟古冢均为72疑冢之一。三百余年来,至今在唐河民间还流传着韩总兵女儿的话:“金头银头俺不要,只要俺爹的人头。”1987年11月10日被唐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