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源庙遗址位于桐柏县东关桐银路南段,桐银路与淮源路口北100米。县第一高级中学分校。
淮渎汉庙遗址位于桐柏第一高级中学分校院内,在当年的大殿前面,有两棵古柏,据说是在建庙时种下的,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淮渎庙是古代帝王遣官祭淮的地方。汉代时为了祭祀方便,在此修建淮渎庙,官方定期来祭拜。据记载,当时庙宇修建得气势宏伟,庙前广植柏树,楼宇殿堂一应俱全。经过历代统治者的不断扩建,最多时有五百多间房屋,雕梁画栋,雄伟肃穆。
原来院内有两棵奇树:一为“桐包柏”,大桐树里长出了一棵柏树;一为“楸包桐”,大楸树里长出了一棵桐树。两株连理树,令人称奇,成为当时闻名一时的景观,桐柏的名称便由此而来。后来“桐包柏”枯死,其遗干至今仍傲然屹立。古树名木档案载:一棵树龄1200年,树高14米,胸围350厘米,树冠8米保护编号豫RG655。另一棵树龄也是1200年,树高13米,胸围325厘米,树冠8米保护编号豫RG656。
1936 年,冯玉祥驻军桐柏,大力兴学,将庙宇改建为学堂,成为现在的桐柏县一中。原来的柏树林历经战火和庙院的改扩建,大都不存,现仅存活两棵,尤为珍贵。20世纪70年代这两棵树的树干也被人锯去不少。现在学校对这两棵汉柏爱护有加、严禁攀折损伤。两棵参天古柏、枝繁叶翠,生机勃勃。夏天,树下是师生乘凉的好地方;冬天,树上栖息了许多鸟雀,柏籽是它们越冬的佳肴。
中共桐柏城关区委旧址在桐柏县城关镇东回族街中段(一高中外墙)。时间为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