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卢陂位于邓州市刘集乡陈桥村王堤自然村西南。北起王堤村,南至构林镇岗岔楼一带,南北堤长8里,东西堤3里,陂旁曾有迪陂寺,于解放前被毁。该陂因形似钳卢而得名。
钳卢陂为汉代水利工程,系西汉元帝时召信臣兴修,自六门堰引湍河水至此,结而为陂,中有钳卢,可灌田三万顷。东汉杜诗复修,汉末废。以后,时废时修。明时,修复规模较大。西侧存有一道土堤。
目前有引丹灌渠横穿其中,有高出地表约2米的陂址,断续起伏5里许。汉张衡《南都赋》有"於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陂。"宋梅尧臣《送王察推缜之邓州》有"车过白水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穗长。"皆赞钳卢陂之惠民盛举。钳卢陂以六门堰经运粮河而得水,处在汉代山都县与朝阳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