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金源社区(原金河镇。今永安路与金福路口西南角),鹳河西岸,南山脚下,江沟水库东边。
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以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为灵魂,以淅川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为主线,园区现有古树博物园、移民纪念馆、文化广场和民俗文化村。
原长于王万岭村的黄连树(左上)、原长杨营村的皂角树(右上)、原长于中吴村的皂角树(左下)、原长于竹园村的榔榆树(右下)
古树博物园淅川移民是为了打造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样的移民寻根问祖家园,让移民精神代代相传,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移民大搬迁期间,移民后代李爱武把从100多个移民村抢救出来的600多棵古树保护下来,构建40万淅川移民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目前,从淹没区抢救移植出来的600多棵古树全部成活,这些古树占淅川县保护树木(共1164株)的一半多,占南阳市保护树木(3115棵)的约五分之一。其中有乏珍稀树种,有600年的梭罗树、700年的青冈树、800年的樱桃树、1000年的银杏树、1200年的黄连树……
部分保护树木一览表
编号 | 树种 | 树龄(年) | 树高 (米) | 胸围 (厘米) | 冠幅 (米) | ||
豫RD867 | 腺柳 | 1000 | 7 | 280 | 7 | ||
豫RD542 | 女贞 | 500 | 8 | 310 | 7 | ||
豫RD1093 | 飞蛾槭 | 130 | 9 | 180 | 4 | ||
豫RD701 | 丝棉木 | 150 | 9 | 120 | 6 |
文化苑致力打造成为“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移民文化历史研究基地”“古树生态保护科研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和“影视文化制作基地”,几十万淅川移民“身在他乡,根在淅川”的见证,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淅川历史,学习移民精神,弘扬淅川历史文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