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小史店龙凤岗诸葛亮隐居地/茅庵寺

小史店龙凤岗诸葛亮隐居地/茅庵寺

2023-08-02 09:08:57

在方城县小史店乡龙凤岗村马坪自然村东北约一里有一山口叫石峡口。

据史载,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隐居前曾在这里隐居过一段时间。

茅庵寺.jpg

当年诸葛亮弟兄三人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来到群雄逐鹿的中原,想成就一番事业。叔侄四人将目光投到了荆襄之地的刘表。想他是汉室之后,又占据着不小的地盘,便千里迢迢来到荆州地面。可一接触,他们发现刘表父子鼠目寸光,皆豚犬之辈,诸葛玄所建言不被采纳。诸葛玄见得不到任用,便带上诸葛亮兄弟离开襄阳,北上中原,另作他图。不想到了叶县平山 (今河南平顶山市)诸葛玄却一病不起,不久便亡故于此,葬在附近的高阳华里。诸葛兄弟埋葬了叔父,决定在曹操与刘表两股势力之交的堵阳地面结庐隐居,躬耕自给。此时,在许昌到南阳、襄阳之间是一条官马大道,时常有曹操和刘表的军队出没,既嘈杂又不安全,他们便避开官路附近,从平山出发南下不久向西南一条岔路前进。这一天来到今小史店西南的一道峡谷处,见这里既有青山绿水,又有不少荒田。心想,此地一可观南方时变,二离叔父的坟墓不远,又可方便祭扫,何不在此隐居?于是,弟兄三人就在石峡口结庐隐居下来,开荒躬耕。诸葛亮在这里考察民情,观察时局变化,做好济世救民的准备。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到帝乡南都一带寻访帝室后裔,施展抱负,这才离开此处,到南阳西的卧龙岗隐居。

明嘉靖《裕州志·舆地·古迹志》记载:“诸葛庵在石峡口东,世传诸葛孔明始结庵于此,后庵为火毁,遂居南阳。今人仍建茅庵庙,有小石记”。清乾隆《裕州志》卷一古迹志是这样记述的:“顺阳石峡州东九十里,世传孔明先生于此结庐,后乃徙南阳卧龙岗,今石峡口有小草庵,唐时石记犹存。”在卷五人物志流寓中又记;“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阳之石峡口,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卧龙岗,今石峡口有小草庵,唐时石记犹存。”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卷一舆地·古迹志载:“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传为诸葛武侯初结茅庐处。”

诸葛亮离开石峡口后,当地民众十分怀念他,他所居住的村子被称为“刘八卦庄”(现简称刘庄)。人们在他的隐居处建起了一座庙,叫“茅庵寺”,庙里敬奉着诸葛亮。茅庵寺原为大寺院,民国早期仍存四房子间,墙上有壁画,屋内供奉着文殊等菩萨和诸葛亮,因文殊等菩萨与诸葛亮在一起受人供奉,村人呼为“茅庵寺”。每年农历9月9日诸葛亮祭日,村人都要唱大戏,焚香祈祷,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后来茅庵寺倒塌,只有一颗柘刺树兀立在空旷的田野里。树有十多米高,有七十公分粗。树干呈灰褐色,在高约两米处分开了大杈,向东向西自由生长。树下土地稍微隆起,长满藤草,布满残砖断瓦。树根起靠住一座失去头颅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用玫瑰红水成岩雕刻而成,脚前卧着一只头向左尾向右的狮子,文殊背后有“XXX河南道南阳府裕州石峡口茅庵寺XXX住持纪清XXX年X月二十日石匠田世”字样。大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柘刺树慢慢死去,石像也不知所终。

至今方城数处发现诸葛亮躬耕的遗迹,石峡口附近还有卧龙岗、霸王山、圈马场等遗迹。拐河的关帝庙中传东晋的“诸葛亮躬耕碑”和券桥乡等地有关诸葛亮隐居的遗迹传闻,都印证诸葛亮当时在方城范围隐居之事不虚。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