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乡县桃溪镇(西庙岗乡)西南10公里处的桃庄河村洞山沟水库西700米。是中原地区最早开发的大型溶洞。相传宋代著名大将军狄青携夫人曾游览居住于此而得名。
狄青洞总长4.3公里,集山、水、洞与一体。山势险要,林木葱郁。藏奇纳胜,被赞为“河南七星岩”,誉为“中原一绝”。洞内聚仙大厅可容3000多人,石壁直立,石云斑斑,石门、石台、石床、石凳应有尽有;玄天真武、无量寿佛、狄青像、菩萨像、群猴攀援、雄师怒吼、仙鹤寿星、天马行空,不是人工,胜似人工,观之令人叫绝。狄青洞共有景观近百处,其中较大景观有56处,称为“狄青洞五十六大景观”。有大小溶洞54个。通天洞、大将军洞、仙人洞、龙宫、尼姑洞、蝙蝠洞、迷宫等神奇曲折,扑朔迷离。洞中自生大量米黄宝玉,米黄宝玉为大理石中精品,储量约有1000 立方米,全世界极为罕见。
狄青洞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兼容了南北溶洞之精华。下可入地府白龙深潭,潭水清澈见底,映衬着石壁上如霜如雪的钟乳石,使游客如临仙境;上可攀通天梯由通天洞向后山云霄洞出洞,构成了“进出两重天,来去不同路”的绝妙境界,被游客赞叹为“洞中仙境海底天,一览洞中景大千,要问此洞谁造出,鬼斧神工大自然”。狄青洞有一两室一厅的洞穴结构,非常奇特,是传说中狄青夫妇的居所。居所洞顶有一神马图,是火龙驹化身飞出的遗痕。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一说今汾阳, 二说今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狄青勇猛善战,长于用兵,治军严整。逝世后宋神宗为追念其功绩,曾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并亲手御制祭文予以悼念。元代脱脱曾评价狄青:“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念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