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桃溪桃庄河干渠/桃庄河村史馆

桃溪桃庄河干渠/桃庄河村史馆

2024-05-10 16:05:04

在内乡县桃溪镇桃庄河村。

从1956年到1978年,4000多名桃庄河儿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风餐露宿,艰苦鏖战,历时22年建成一段长达15公里的盘山天渠,不但解决了村民的吃水、灌溉难题,而且硬是在干河滩上建成了千亩米粮川,开创了“战天斗地、无中生有”的人间奇迹,盘山天渠被老百姓誉为缩小版的“红旗渠”。

桃庄河渠.jpg


1956年10月,李士兴当选桃庄河大队党支部书记。1956年11月东沟水库破土动工,拉开了桃庄河人战天斗地的大幕。

据内乡县县志记载,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李士兴等作为代表到大寨学习参观,后来又参观了安阳林县修建“红旗渠”的场面,这极大激励了桃庄河人民继续改变穷山恶水的豪情壮志。

干渠修建是从1965年开始的。1968年春天,库容41万立方米的东沟水库建成,东边山上盘山渠道的第一期工程建成通水。

二期工程东干渠建于1968年,竣工于1969年年底,全长16华里。

在距离桃庄河村部大约1公里的一块田地里,立着一个白底红字的牌子“英雄洞”,牌子旁边有一个洞口被掩在荒草之中。桃庄河村第一任大队长尹天顺的女儿尹文秀,当年只有19岁,在东干渠隧道施工中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中身亡,给隧道留下了一个悲壮的洞名——英雄洞。

干渠上还有青年渡槽。“青年渡槽”主要由青年人修建,当年只有30岁的付成功是专业队放炮手,为了缩短工期,夜晚检查炸药引线安全时牺牲;另一个故事是,当年铁姑娘突击排的36名未婚女青年打破旧俗,抡锤上阵,不甘示弱,高喊着“哪里艰苦哪里干”的口号,成为奋斗在“青年渡槽”一线响当当的铁姑娘。

从1974年开始,桃庄河人抢晴天、战雨天,老少齐上阵,历时5年,在干河滩上用双手把一块块石头砌成了长3000米、宽2米、高1.8米的暗渠,出口取名“大治坝”,把河水引入地下,将河滩周边铲平,拉来一车车黄土,硬是在“一条干河滩”上造出1200余亩高产稳产的米粮川。


桃庄河村史馆内展陈有图片、文字说明和各类实物档案,包括当年工程建设时期使用过的工具300余件,民俗物品800余件。史馆记录了当年桃庄河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

桃庄河村史馆.jpg

大观网老武为该馆捐增历史资料

该史馆荣获首批“南阳市村史馆示范点”荣誉称号。是全市党史教育基地。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