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方城释之街道邹富有银楼/赵氏观察第

方城释之街道邹富有银楼/赵氏观察第

2025-04-08 10:04:38

在方城县城释之街道办事处民主街27号,民主街与和平街西50米。邹富有银楼为县文保单位。建筑年代为清代。

赵氏观察第.jpg


在陈府街69号(民主街陈府街路口西100米)有县保文物赵氏观察第,为县保文物。

赵氏观察第也叫赵家大院。房屋整体面积约有三百余平米,采用硬山式设计,砖木结构,墙体里生外熟。后墙正中,内面的土坯已经坍塌滑落下了很大一片。整栋房屋的构架采取全榫卯架构,重梁起架,四横四纵十六根巨大的木立柱,将屋体稳稳地撑住。

过支,在赵府上房正中,曾悬挂有一块“观察第”的牌子,据说为慈禧亲赐。牌子下方用小字简述了赵府出身皮匠、耕读传家,后来官至三品的发展简史。

赵氏先祖本来世居洛阳东赵庄。清朝乾隆年间,皮匠赵心忠弟兄二人,因为在京救助一位少年,得罪了“大刀贼”人,遭到追杀,仓皇间分头南逃。赵心忠夫妇和儿子赵梅到达方城那天,正是腊月二十三,家家都在忙着准备小年夜饭。赵心忠敲开一户大门乞讨。李家人看他们饥渴交加,等不及豆腐汤做好,就拿了刚炕好的火烧,又随手舀了一大碗馏馍水递给他。赵家人死里逃生。

他们在城门外东南河岸上(今五高处),寻了两间破茅庵,暂且住了下来,并靠着手艺,一点点积累着财富。生活刚刚开始安定,却不料天降大雨,淋倒了年久破败的老屋。赵家人只得扒掉老屋,却意外地,从墙根基处扒出了两缸银钱。

有了钱,赵家就想把房子建在城内。这时,城内陈驸马家遭了事儿。人丁死的死,散的散。一栋刚刚砌好的房根基也撂下不管了。赵家就在此基础上,建起了我们看到的这栋保存至今的“方三丈院”。因为基础是公主府邸,所以规制比后来吴招讨(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兵部侍郎、蓟辽总督,方城人)家的房子还要大了五尺。也由此奠定了赵家大院的基础。

赵心忠之子赵梅共有四子一女。长子赵明珊诰授中议大夫三品衔、候选道员。三子赵明珍诰授武翼都尉、候选游学。

赵铭珊爱好广泛,曾因下棋与左宗棠交好。并仗义执言,推荐帮助了一名被人顶缺的进士。该进士被任命八府巡按。后特意中转路过方城。当时裕州官员接官到城北五里桥。巡按一见赵铭珊,连忙下轿搀扶,就在赵家大院吃住。八府巡按放弃官衙103道菜品,去吃赵府的小葱拌豆腐,两人的友谊可谓至深至厚。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