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旧址2G

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旧址2G

2022-10-20 17:10:31


南中.JPG

   宛南中学堂其前身为宛南书院,位于南阳市书院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宛南中学堂。民国时期又先后改称为:府立宛南第一中学堂、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河南省立第五中学。

   宛南书院(南阳书院):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751年)知府庄有信以弥陀寺(创建于晋代永昌三年324年)改建。民国时期为南阳中学校址,现为南阳实验中学《一中老校区》原建筑有石坊、先贤祠、讲堂、假山、桥池、奎星楼、土地祠、文昌阁等建筑。院前保存石狮一对,形象古浑而威武,其风格为宋元时期遗物。东大寺的这座大殿,古时是南阳书院的讲堂,新中国成立前做过王凌云的警备司令部。乾隆皇帝的御笔“万世师表”就挂在中间门额上。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学校阅览室,门额换成了“学以致用”现在改为“中州师表教育渊源”。

南2.JPG   南7.JPG

   宛南中学堂讲楼位于建筑群中轴线后部,为一砖木结构两层小楼(图七)。该楼坐北面南,面阔六间,通面阔21.64米,进深两间,通进深9.11米,前廊深约1.3米。两侧山墙外设砖砌楼梯。后墙(图八)每间开两樘窗户,上下层间砖砌一层腰檐。

   
南中1.JPG   南5.JPG

   宛南中学堂不但是河南最大和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也是南阳最早开展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在南阳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26年春,一批在外地工作、学习的南阳籍党员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家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学运、农运、军运。他们受聘于河南省立南阳中学,以教书作掩护,领导进步师生,成立文艺团体“梅社”,创办进步墙报《曙光》,宣传科学真理,揭露社会黑暗,建立起宛属十三县学校中第一个党组织。以此为阵地,先后在建国豫军第一梯队及各公立、私立中学、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共基层组织;倡议成立了南阳学生联合会,支持三十里屯群众抗暴斗争;支持赊镇进步师生,惩治了侵吞、挪用教育经费的赊镇区长;捣毁国民党南阳县党部,痛打了诽谤污蔑学生运动的党部书记,学运与农运、军运相结合,把南阳革命斗争推向高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阳中学党支部主持学联开会,组织师生游行示威,举行抗日救国运动大会,通电全国,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全校师生成立抗日救国义勇军,时刻准备上前线;走上街头演出活报剧,揭露日军侵华暴行,激励人心士气,同仇敌救亡图存。1946年,南阳中学教职员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联合宛属各校师生,举行数千人参加的大游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轰轰烈烈,不屈不挠,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97年5月4日,中共南阳市委、南阳市人民政府于旧址树立“河南省立南阳中学”纪念碑,碑文记载了河南省立南阳中学创办、发展的过程和南中师生投身南阳革命的历史功绩。



南中.png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