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谢家大院G

谢家大院G

2023-02-02 15:02:36

  位于解放路南段的谢家大院,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科进士、南阳最后一个进士谢桓武的故居。在徐家大院北侧。

谢家大院.jpg

  谢桓武,生卒不详,祖居南阳城西关,祖上以卖鱼为业。桓武从小聪颖智慧,入学后品学兼优。据《唐河县志》记载,他曾在唐河文庙黉(hóng)学就读,和李文馨、冯台异等晚清唐河六进士形成一时好文风。谢桓武先后考中秀才、举人、贡生。

经历过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的触动,1902年以后的乡试、会试已不再用八股文体,开始采用中外政治史论和具有现代性的考试题目,包含中国史论、外国政治、《四书》、《五经》要义等。1903年,清政府经过殿试,最终确定了273名进士。其中,刘春霖为状元,谢桓武名列三甲六十名。

在当时,位列三甲绝对是殊荣,在戏曲上说的就是荣登皇榜了。头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谢桓武是三甲六十名,入了进士第。后来,谢桓武考虑到家庭贫寒,就自作主张,把学位卖给别人,换取一大笔银两,在家乡购置积累了一些田产。

当亲友为他扼腕叹息时,他胸有成竹地保证,下科将考得更好。

但是,当时受科举制度的制约,一个考生的学籍只能用一次。转卖学籍后的谢桓武,为了继续求学,只好变更学籍,改用唐县籍贯(即今南阳唐河县)。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了庆贺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将本是正科的会试和殿试改为恩科。

谢桓武参加了这次甲辰恩科会试。由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烧毁的顺天贡院还未修复,此科会试改在开封举行。这一年,谢桓武再次高中二甲进士。

后来不到一年,因君主立宪的浪潮,清政府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因此,此科殿试所取的273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科进士,谢桓武也就成了南阳最后一个进士。

因此,今天我们查阅中国历代进士录,显示谢桓武的籍贯为唐县。

第二次考中进士后,谢桓武被授内阁中书(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翰林院大学士,即翰林院的掌院学士。

衣锦还乡之时,谢桓武到东谢营邀秀才谢登云、南谢营秀才谢应杰一行三人,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到南阳、唐河及湖北枣阳各地,拜访宗亲,畅叙宗谊,了解家谱情况,并多处竖立旗杆,以彰显祖功宗德。

也正是有了他们一行的串访、考证、交流,而统一了谢氏祖源地区的世系,从而达到了“正本清源,尊祖敬宗”的目的。

谢桓武返回朝廷后,被清政府公派赴日留学,专攻司法,成为南阳留学第一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先在刚刚成立的清代邮政专业管理单位——邮传部任职。

不久,他改官知县,经过选定授以山西定襄县知县,后调任阳曲县知县。后来保升直隶州知州,又成为知府衔山西候补直隶州知州。

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山西巡抚丁宝铨在《奏遴选审判检察厅丞长饬领部记折》中,推荐谢桓武任山西高等审判庭厅丞一职(相当于今山西省高院院长)。

1912年8月,他署河南劝业道,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同年,该职位裁撤。1913年至1914年,又任河南实业厅厅长。

1914年之后,因民国时局动荡,谢桓武又几度易职。

民国初立时,大总统袁世凯下令给予状元刘春霖的三等嘉禾章时,有“李湛阳现在出差,任命谢桓武署参政院参政”的官告。也就是说,从1915年10月23日到1916年3月20日这短暂的五个月,是由谢桓武担任参政院参政。当时,参政院为立法机关,参政的性质与国民党政府的立法委员相当。

后来,袁世凯要窃国,杨度鼓动天下,当时有个为之鼓与呼的请愿联合会,谢桓武担任文牍主任,做公文拟稿工作。

到了袁世凯称帝时,因政见不同,在国会议事时,被人用毒酒所致,在北京身亡。死后,其灵柩用火车运到许昌,并由家人接回南阳,安葬于今防爆电机厂院内。其子孙人丁兴旺,各业有成。

在2013年拍卖的《晚清史实手札》里,收藏有20多个晚清官僚手书,谢桓武的手札赫然在目。

  青砖灰瓦、幽幽苔藓、飞檐翘角的谢家大院原为四进院落,总长100米,宽16米,有建筑59间。第三进院落的上房已被拆除,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楼房。前些年,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建筑都出现漏雨、墙体歪等现象,文物部门及时对其进行了修葺。

   谢家大院,是城区内保存比较完整的民居建筑。这样杨家大院、谢家大院、徐家大院、泰古车糖公司等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南阳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杨家大院 万兴东位置.png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