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地览胜 > 名胜浏览 > (省)仓房下寺墓群G/汉画砖墓

(省)仓房下寺墓群G/汉画砖墓

2025-03-18 15:03:30

是一个春秋中晚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位于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侯家坡村东沟自然村。

下寺.jpg

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座东朝西,布局规律,墓地处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岗丘上,西北依山丘,北面与和尚岭楚墓群为邻,余处皆环水。墓地面100000平方米。该墓群出土随葬品6098件,其中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和王孙诰编钟等均为中国一级文物。

文物考古队在这个墓群共发掘了墓葬25座、车马坑5座。其中贵族墓有9座,陪葬有成套的青铜礼器和玉石等质料的饰物,根据 2号墓出土的平底鼎上面的铭文"王子午择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等字,专家判断墓主是楚共王和楚康王时期的令尹子庚之墓。

云纹铜禁,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云纹铜禁重90多公斤,呈长方形。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2.jpg

七尊铜鼎,为一套七件的失蜡法铸造的列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该鼎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鼎盖呈平顶微弧状,有圆形钮。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自己的生平。另外的几个鼎现分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淅川县博物馆。


1.jpg

   王孙诰编钟,数量达26件,最大钟通高120.4厘米,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钟身呈合瓦状,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广、音色最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一套青铜打击乐器。


3.jpg

   龙耳方壶,高79.2厘米,宽19厘米,口径18.6—22.7厘米,有盖,长方口,长颈,鼓腹,长方圈足。颈部附龙须双耳,壶底俯卧两兽承托全器。盖饰镂空夔龙。颈、肩、圈足饰蟠虺纹和云雷纹,是楚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侯家坡村(部)陈庄自然村有汉画砖墓,为县文保单位。

 下寺遗址.png


Copyright ©2011 南阳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

南阳大观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1683755 blxx@list.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