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头旧称百宁。三国时易称岗头,因位于卧龙岗余脉尽头(一说为45里蔓荆山之尽头),故名。
卧龙余脉—岗头位于伏牛山南麓的卧龙岗因诸葛亮躬耕陇亩而闻名于世。此岗纵贯卧龙区和歪子镇东部,余脉延伸到岗头,一道脉气由卧龙岗逶迤南下至此,故名岗头村。这里河岸陡峻,地势高隆,向南是一览无余的平原地带。诸葛亮是华夏聪明才智第一人,卧龙岗是他初出茅庐的发祥地。岗头村与卧龙岗一脉相承。
古时人们崇信风水,为镇住地气到此不再南泻,先后在这里修建起观音阁和文昌庙、老君庙、三官庙等庙宇。其中观音阁长宽各8米,高10余米,底层拱门高约5米,宛如城门,门下数十级石阶直达水边,上层高约6米,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壮观。每年正月十五,周围数十村民众都要在这里举办焰火盛会。
岗头村东头有一座古建筑“观音阁”,当地人也叫“东阁”。破旧的墙壁上镶嵌的“乾隆四十九年春月立”道出了此房的年岁。
以前白河的水很大,很多货轮,轮船可以顺着汉江--白河一直上溯到南阳城,岗头以前就是是个水路码头,非常繁华。 村街里曾有范蠡祠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