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湾村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南部,南靠独山,西邻焦柳铁路,东临白河水,西枕南水北调干渠右岸。
历史与沿革:
传,清代山西洪洞县移民建村时,此地有一古槐,主干弯曲,以地物名村叫槐树弯,后来“弯”讹写为“湾”。又名槐树湾街,亦称古槐镇。
清乾隆时兴起逢双日集市,传承至今闻名十里八乡的小满会亦由此开始。清同治年间筑寨,寨墙外挖有寨河,以防匪患,曾称玉平寨。
据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南阳府南阳县户口地土物产畜牧表图说》载:“槐树湾堡有小村一十七,居民共六百一十二户,有槐树湾集镇一处,铺户六家,生业无。大宗居民多操农,宜五榖(谷)诸木。
下地八十一顷,有奇榖宜蜀秫豆木,宜椿柳。有鸡鸣山、蒲山。鸡鸣山土多石少,蒲山全石。鸡鸣山土石色俱黑,蒲山石色兼青白,俱无树木。
上地四十九顷,有奇土,色黄、性润,宜五榖诸木。
中地二百一十八顷,有奇土,色黑间白,性微湿,榖宜豆木。叢(丛)竹、碧竹、斑竹,右三种次多。石竹、紫竹、罗汉竹,右三种偶见。”
据槐树湾玉平寨寨门东边功德碑记载:国民丁卯年(1927年)槐树湾有商户一百多家。著名商号有渑陵兴、泰恒行、生春堂、保聚堂、恒兴源、魁兴和、魁兴源、天兴德、双盛永、双盛馆、德邺堂、新德堂、庆荣福、天保元、瑞兴恒、富聚馆、易泰恒、同心行、富盛源、瑞茂楼、明义馆、华茂楼、蓝行、宝源堂、仁义馆、顺兴和、成聚源、天兴泰、富顺成、景大油坊、顺义源、万聚源、协顺德、顺义馆、长德祥、大绍元堂、三元堂、庆丰厚、明泰成、怀仁堂、长生斋等。
以上资料由南阳地方文献收藏家武学贵提供
上世纪90年代前后,村东南建有南阳县轧钢厂、县化肥厂、玻璃拉管厂。村南有汉墓遗址。
明代属南阳卫黄渠河屯。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槐树凹保。1936年属第一区钓鱼台乡。1942年属独山乡,1949年属靳岗区黄槐乡。1958年属石桥公社槐树湾大队。1968年属槐树湾公社槐树湾大队。1974年槐树湾公社迁至蒲山井洼,改名为蒲山公社,属蒲山公社槐树湾大队。1984年属蒲山乡槐树湾村民委员会。1985年属蒲山镇槐树湾村民委员会。1994年撤地设市建区,属卧龙区蒲山镇槐树湾村民委员会至今。
地形地貌:
地势西部偏高,其余皆平原。
基本概况:
全村总面积2.67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口3320人。
组织建设:
村党支部委员5人,辖5个党小组,共72名党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由张玉晓同志一肩挑。副书记何兴会,委员王金章、王香跃、武建。村委会成员6人,副主任何兴会,委员王香跃、武建、高娜、牛占良。村监委主任王金章,监委委员刘晓、何旭。
文化建设:
村里筹资20余万元硬化了老街道路和村内主干道,投资20余万元建设文化大舞台,在焦枝铁路东侧投资修建南北长1.3公里的槐树湾健身长廊,并公益募集善款196661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成立了爱心艺术团、时尚靓丽模特队等文艺队伍,创建了村级公众号《古槐新韵》。
七龙交会
在槐树湾村北部,南水北调干渠、北煤南运大动脉焦枝铁路、岭南高速南阳北环城联线、宛洛三鸦古道今S231省道、跃进一渠、鸭河口水库输水管线、涌河七条线路交会于此,形成七龙交会奇观。详见网址:http://www.nanyangdaguan.com/index.php/Home/Lansheng/liulandet/id/959.html
传统集市:
2025年村小满会
槐树湾自清朝乾隆年间逢双起集,每年的小满会(物资交流大会)一直延续至今,2024年5月19日至23日,槐树湾村举办了第288届小满会。
经济发展:
主要农产品有甜椒、蕹菜、红薯、辣椒、西兰花、桃子等。村内及附近有南阳钢厂、广磊水暖电料、中财管道等企事业单位。
红色热土
槐树湾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曾发生过我豫陕鄂六分区独立团夜袭王凌云守军战斗。载入《南阳地区民政志》烈士名录的就有陈天瑞、牛清波、张学庆三人。
上世纪50年代,村人李明成、赵学贵、张喜志、阚玉德、张振宇、卢天顺、张志发等10余人奉命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
1979年,村人何海等多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详见网址:http://www.nanyangdaguan.com/index.php/Home/Lansheng/liulandet/id/2814.html
荣誉称号:
2021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基层党建先进单位。